Menu
EN

“常胜将军”粟裕

来源:2021-10-09

粟裕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将领,新中国首次授衔十位大将之首。他一生南征北战,驰骋沙场,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为党为人民屡建奇功;他多谋善断,料敌如神,用兵灵活,善出奇兵,是华东战场上威震敌胆的“常胜将军”。


依据战争内在规律寻找克敌制胜的办法

1907年8月10日,粟裕生于湖南省会同县伏龙乡枫木树脚村一个富裕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随部到井冈山。土地革命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营长、支队长、师长、红四军参谋长、红十一军参谋长、红十军团参谋长兼任十二师师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时,粟裕任红军第64师师长。1930年12月30日上午,浓雾渐渐散去,随着毛泽东一声令下,埋伏在龙冈四周的红军如从天而降,敌人猝然遭到打击,顿时慌了手脚,如潮水般溃逃,我军趁机发起猛攻,战斗持续到黄昏,全歼逃敌,活捉了敌师长张辉瓒。

接着,在毛泽东指挥下,粟裕率部攻打谭道源部,担任正面进攻。战斗异常激烈,敌人依仗优势装备,向粟裕部发起反击。前面的部队被敌人撕开了缺口,一直冲到师部指挥阵地,情况万分危急。这时师部只有一个警卫排,粟裕临危不乱,指挥大家奋力拼杀,不让敌人前进一步。幸好军部就在第64师指挥阵地后面山头上,相距只有二三百米,发现这里情况紧急,立即派一个连增援,从翼侧迂回到敌后,实施两面夹击,消灭了这股敌人,敌第一次“围剿”被彻底粉碎。

这一时期,粟裕在毛泽东的直接指挥下,学习了诱敌深入、运动战及歼灭战等战略战术。他深有体会地说:“战争有它自己的规律,克敌制胜的办法必须依据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战争内在规律去寻找。”


“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率领的部队被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第3营,先后任副司令员兼先遣支队司令员,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第1师师长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苏浙军区司令员。为使新四军在江南站稳脚跟,粟裕相继指挥了韦岗、坍桥、和尚桥、禄口、官陡门、横山、水阳桥、黄桥、天目山等战役战斗,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

1940年10月,国民党顽固派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按照蒋介石的命令,调集3万兵力大举进攻,妄图将新四军歼灭于黄桥地区。粟裕考虑到敌众我寡,决定采取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并在黄桥组建前线指挥所,由他负责战场指挥,以四分之三的兵力作为突击力量,仅以四分之一的兵力守卫黄桥,将位于其中路右翼的强敌——独立第6旅列为首歼目标。

4日,顽军第89军之第33师一部向黄桥东门进攻,独立第6旅从高桥南下。为把握最有利的出击时机,粟裕赶到北门,登上土城高处观望,当敌人完全进入我伏击地段时,粟裕下令出击。经过激战,全歼敌独立第6旅,旅长翁达自杀。此后,粟裕把指挥的重心放在黄桥城下及其以东地区。国民党顽军为扭转不利局面,以猛烈炮火掩护部队向黄桥东门进攻,新四军防御工事大部被毁,一部分敌人突进东门,黄桥告急。第3纵队司令员陶勇把上衣一脱,挥动马刀,带领部队硬把敌人杀出东门,然后架起机枪死死顶住。

这时,苏北新四军第1、第2纵队迅速穿插,完成了对已经进入黄桥以东地区顽军第89军的合围。经过一夜激战,顽军第89军被歼,军长李守维在逃窜中落水溺亡,残军向海安方向溃逃。为控制长江,向大海边发展,粟裕把海安作为追击战的首要目标,命令规定:“不顾疲劳,不惜一切牺牲,不重缴获,而在于乘胜追击以占领海安。”新四军遂占领了海安。陈毅慷慨赋诗:“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华中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后又参与指挥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

1947年5月,国民党军对山东实施重点进攻,企图将我军围歼于鲁中山区。为粉碎敌人进攻,粟裕指挥部队忽南忽北、忽进忽退,采取“耍龙灯”式战术,以迷惑调动敌人,并指挥第6纵队南下,隐伏敌后,伺机歼灭右翼之敌。蒋介石误以为我军“溃退”,遂以整编第74师为主要突击力量,企图从中央突破、两翼包围与我军进行决战。面对这一严峻局势,粟裕冷静分析,认为:师长张灵甫骄狂自傲,处境孤立,与其他部队矛盾很深,如果先打整编第74师,其他敌人不会奋力救援,加之其重装备在山区无法展开,难以发挥威力。根据这一判断,粟裕当机立断,决定以5个主力纵队合围整编第74师、4个纵队担任阻援任务,在孟良崮地区取得绝对优势。一时间,形成敌重兵在外围包围我军,而我军则把整编第74师从密集的敌群中分割出来的战争奇局。

战役从5月13日开始,粟裕首先指挥第9纵队迅速抢占坦埠,阻止敌人突破。尔后指挥隐伏鲁南的第6纵队快速北上抢占垛庄,断敌退路。激战至16日下午,我军以“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经过激烈战斗,将整编第74师3.2万余人全歼于孟良崮地区,击毙敌师长张灵甫。这一战役,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鲁中决战”计划,挫败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蒋军许多高级将领仰天长叹:“损失惨重,百年教训,刻骨铭心。”粟裕在战役中显示了善于把握战机,深谋远虑和不囿常规的惊人胆识。


“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1948年5月起,粟裕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中共淮海前线总前委成员,第三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副司令员。组织指挥豫东、济南战役,后参与指挥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重大变化,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业已成熟。1948年9月24日,粟裕向中央军委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毛泽东复电同意。11月6日,粟裕发现驻守海州的国民党第44军有西撤动向,当机立断于当晚发起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攻歼黄百韬兵团的作战。11月11日,粟裕指挥华野完成对黄百韬兵团的分割包围、切断了其西撤的通路后,及时调整了作战部署,以6个纵队围歼黄百韬兵团,用7个纵队阻击徐州东援之敌。11月14日晚,粟裕又召集担负围歼黄百韬兵团的纵队首长开会,粟裕在会上指出,黄百韬兵团已由运动之敌变为驻守之敌,我军的战法必须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攻坚战,突袭敌之防御阵地。11月22日,黄百韬兵团等部17个师被歼,黄百韬毙命,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战役第二阶段,粟裕从变化莫测的战场实际出发,判断杜聿明集团可能的突围方向,妥善处理南北两个钳制方向、钳制与主攻方向之间的关系,指挥华东野战军钳制、阻击和合围杜聿明集团和南线之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共40多万人。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局,12月10日,粟裕建议华野再抽出一部兵力,以求先解决黄维兵团,获中央军委同意。他在以相当兵力包围北线和阻击南线之敌的同时,先后从华野抽出5个纵队,参加中野围歼黄维兵团的作战。战役第三阶段,他指挥华野成功地运用军事与政治相结合的攻势,于1949年1月10日全歼了杜聿明集团,并乘势解放了江淮地区。这一时期,粟裕在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上作出了卓越贡献,体现了高超的大兵团作战指挥艺术,刘伯承称赞他为“百战百胜,是解放军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4

-END-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 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ICP100166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