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21-04-20
4月4日,五棵松体育馆,比赛休息时间,志愿者在场地中处理冰面。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距离2022年冬奥会开幕还有不到300天,为了检验场馆设施、锻炼运行团队、磨合工作机制,4月1日至10日在北京赛区举办了多项冰上测试活动。
在北京赛区参与测试活动的五个场馆中,随处可见各类志愿者的身影。根据需求,四月份冰上测试活动共需志愿者1026人,主要服务于场馆管理、形象景观、人员管理等22个业务领域。
完成好测试任务,是做好冬奥筹办工作的重要一环,志愿者能否与赛事组织团队衔接顺畅,也是测试活动本身的一项内容。而同时,志愿者也在测试活动中体验场馆、评价赛事。
用北京大学志愿者柴腾的话说,“我们所有的志愿者,他既是一个答卷人也是一个考官,我们去测试我们志愿服务工作这一个领域里面的各个工作机制。”
国家体育馆于4月8日开始,举办为期3天的“相约北京”冬季体育系列测试活动残奥冰球比赛。朱思维和邱睿铮是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的技师,在这次测试活动中担任轮椅维修员。
“这三天按照赛程安排工作时间,运动员在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在,比赛完了之后我们再撤。”邱睿铮说。
冰球运动强度大、速度快、身体接触频繁,是一项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参加残奥冰球项目的运动员们都有下肢残疾,需要坐在冰橇上参与比赛。冰橇则要根据规则规定、自身残疾和运动员的身体条件量身定做,是十分重要的工具,需要维修员在赛前赛后认真检修。除此之外,运动员比赛期间日常生活使用的辅具,比如轮椅、假肢、拐杖等,也需要维修员做保养和维修。
服务志愿者的技师一般分为轮椅维修技师和假肢矫形器维修技师两种。两种技师都需要具备基本的辅助器具知识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假肢矫形器技师一般都有职业技能证书,轮椅维修技师需要具备机械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保障运动员可以正常参赛,赛事中用到的辅具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完成维修任务,既要快,也要好,所以不仅是对技术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技师的心理素质的考验。”朱思维这样描述他的工作。
金属制成的冰橇上面密密麻麻满是凹痕,足以见比赛的激烈程度。如何维修需要就看冰橇损伤的程度,如果出现断裂,就要通过焊接来加固;如果是局部螺丝松动或丢失,就用维修员准备的螺丝螺母进行修补、更换。
朱思维和邱睿铮有多次大赛服务和维修保障的经历,来到场馆之前,根据经验先预估好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带足适用的工具、配件、材料、替换件,以应对各种维修服务。
除了作为轮椅技师外,朱思维还要负责场馆、志愿者、运动员方面的联络:有多少运动员、有多少假肢、矫正器、轮椅,器具是什么品牌,这些都要提前了解。
比赛间隙时间较长的时候,运动员陆续去维修生活辅具。“比方说假肢零件松动,在生活中行走会比较别扭,我们就做一个检修;生锈的部件会进行除锈、润滑,做一个保养;轮椅上小轮转向的轴承很容易坏,我们也会做更换、保养的服务。”朱思维说,场馆内为了维持冰面,温度较低,冬奥组委会给志愿者们发了羽绒服,基本上可以满足御寒的作用,“只是手会有点僵硬,对操作速度和细节动作会有些影响。”
技师的工作很依赖经验,“一般人看来,轮椅就是市面上那几种,但实际上会发生的问题千变万化,就像感冒一样,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病毒感冒,各种各样。所以来之前要预计一下可能会发生哪些情况,这就是靠之前的维修经验来判断的。”邱睿铮说,这次参加冬奥会测试活动的志愿服务,是一次积累经验、锻炼技术能力的机会,可以为2022北京冬残奥提供更好的服务水平。
赛事服务志愿者刘子祎接待北京市领导参观国家速滑馆。受访者供图
3360块玻璃 毫厘之差都不会组成“冰丝带”
轮椅维修是此次志愿服务的一个较为专业的领域。
根据各单项赛事组委会的工作要求及各场馆业务领域的需求,四月份冰上测试活动共需志愿者1026人,主要服务于场馆管理、形象景观、人员管理、注册、志愿者、风险管理、物流、交通、餐饮、市场开发、赛事服务、体育、防疫、医疗服务、反兴奋剂、技术、语言服务、颁奖仪式、摄影运行、新闻运行、媒体运行、转播服务等22个业务领域。
在各场馆中,赛事服务也是一项技术活。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大四学生刘子祎,在国家速滑馆中担任赛事服务志愿者。她负责的是控制观众客流量,检票、验票以及嘉宾到场后引导介绍的工作。
为了熟悉场馆,场馆老师带领志愿者们一圈一圈的在场馆中探勘。根据场馆老师准备的脚本,志愿者们把大部分可能会发生的突发情况预演了一遍:志愿者们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提前模拟学习突发情况发生时的应对。
在培训时,刘子祎记录下处理各种意外情况的方法。“当有一些观众丢失很小的物品,比如钻戒之类的,一定要先安抚观众情绪,然后向小组长、主管汇报,通过组长、主管去联系其他的部门,调动大家的力量,一起解决问题。”刘子祎回忆,负责培训的老师说,不要与可能会产生伤害的游客正面接触,这时候要去联系安保部门。当遇到困难时,有一些是可以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不了的要随机应变,寻求场馆内其他志愿部门的帮助,通过大家的力量来解决。
国家速滑馆外表的曲面幕墙看起来像“冰丝带”,是由形状各不相同的3360块特制玻璃拼起来的,在“冰丝带”中工作了10天,刘子祎对建筑的华美和精巧有了更深的理解。
“老师介绍时说每一块玻璃都是师傅非常细心地测量、制作而成的,差之毫厘也合不上。之前我是马马虎虎,比较粗心的人,后来我想如果我是制玻璃的匠人 ,觉得差一厘米没关系的话那可能就建不成这个场馆了。”
“这几天身体上很累,但是内心非常愉悦、充实。能接触到国际性的赛事,能够接触到有经验的老师、前辈,得到他们的教诲,观察他们对工作的热情、细心,这种机会很宝贵的。我觉得自己也要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将来也为自己的国家出更多的力量。”刘子祎说。
全程紧盯运动员 医疗志愿者时刻绷着一根弦
国家速滑馆的医疗志愿者杨军,是朝阳医院的一位急诊科医生,在医院负责急诊危重症急救,17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有了毫不犹豫来参加冬奥志愿服务的勇气。
从4月3日开始,杨军和朝阳医院的同事们要在场馆内进行8天的封闭生活,上班就去场馆,下班就回酒店,两点一线。
医疗志愿者主要分布在运动员医疗站和赛道上。赛道内圈的医疗志愿者叫FOP,如果赛场上运动员不慎受伤,FOP要马上在现场进行紧急处理,然后把运动员送到运动员医疗站,站内医生处理之后,如果评估需要进行下一步治疗,就要和场馆医疗经理联系,安排准备120,送到指定的医疗站。
测试活动开始前,杨军和30多位同事接受了针对运动员的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方面的培训。整个的转运过程包括处理,都要在10分钟内完成。
赛道内的医护人员,要全程紧盯运动员。几天工作下来,杨军发现高水平运动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强,一般不会有受伤情况发生,但是医疗志愿者的弦必须要时刻绷着。
杨军记得,有一位运动员在冲线的时候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当时医护人员的心一下子提起来,但运动员自己马上调整过来了。“我们当时就想,要是摔倒了我们就要赶紧冲啊,所以随时都要‘提心吊胆’。”
除了对运动员的救助,杨军和同事们也要处理场馆工作人员的伤病。“疫情下,和运动员接触紧密的,比如摄影、裁判、闭环区域的保安等工作人员要封闭管理,没办法出去,我们站点就要对大家进行医疗服务。”。
工作人员往往要求马上回到工作状态中,希望医生给自己一个简单的处理。“比方说有拉肚子的、嗓子不舒服的,就要我们给他一个最简单的用药,让症状尽快缓解。在医院是要查透了再治疗,要按部就班的来,在这就要追求最快速有效,所以我们有时候不太适应。” 杨军说,场馆内医疗设施有限,医生主要通过病人的描述来分析病情,这就十分依赖医生的行医经验。
出于医生一贯的谨慎,医疗志愿者们在场馆要求之外,额外增加了随诊服务。病人来问诊之后24小时,医生会再打电话确认病情是否好转,“如果见好了,就说明我们之前的处理有效了,我们也就踏实了”杨军说。
杨军希望自己能够给测试活动、给冬奥带来巨大的帮助,但这样就意味着赛事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平时看着场馆里其他的工作人员忙忙碌碌,杨军和其他医疗志愿者只能在站点等着伤者。“第一个病人来的时候,我们一堆人上去嘘寒问暖,结果人家就是一个特别小的伤口。”后来杨军释怀了,觉得医疗站点没有存在感就是最好的。
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杨军刚参加工作5年,是当时医疗志愿者的替补人员,当主力医生出了状况时再补上去,但杨军一直没机会参与奥运会现场的医疗保障。能参与到冬奥会现场的医疗服务,对他而言是十几年之后又圆了一次梦。
协调各业务领域,让大家劲往一处使
“VCC呼叫医疗业务领域,收到请回复完毕。”邢源鑫手持无线电台,当听到对方回复后,继续往下对各业务领域进行“点名”,这是她在速滑馆做的第一件工作。
邢源鑫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研一学生,担任场馆管理业务领域志愿者,在速滑馆接受培训后的第二天早上,就要立即进行“点名”,当时邢源鑫觉得既新奇又紧张,在心里感慨:真是“秒上岗”。
场馆管理中心作为速滑馆的“办公室”,需要协调管理场馆的基本运行,冬奥的顺利举办需要每个领域的顺利协作,场馆管理就是把各个业务领域聚集在一起的核心部门,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要为我们说的每句话负责任。”邢源鑫说。
场馆管理领域下设两个部门,场馆运行中心VOC,场馆通信中心VCC,志愿者们在两个部门轮流上岗。在VCC,邢源鑫更多是作为听者,当各个业务领域的老师们手持无线电台进行沟通时,她和伙伴们通过固定电台监听、记录这些工作信息。
除此之外,邢源鑫还要发布一些通知,监督各业务领域按日程安排完成相关事项,记录突发状况并督促相关业务领域解决问题。
“之前有一个志愿者的手被热水烫伤了,我们通过频道了解这个事情后立即告诉医疗志愿者,通知他们进行处理。还有类似于设施位置的摆放、协助竞赛领域和后勤领域的沟通等信息,也是由我们来进行沟通的。”
邢源鑫说,当晚上她在固定电台点名的时候,自己的声音会传到“冰丝带”的各个地方,“一起在这里做志愿者的学校同学听说我就是广播中的声音,会很羡慕,感觉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4月10日测试活动结束后,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们走上冰场,邢源鑫站上领奖台冠军位置拍照纪念。和其他众多志愿者们一样,邢源鑫在这天晚上发朋友圈总结回忆这十多天的志愿过程,“期待再会”,她给文案选择了简单的结尾。
这场由无数幕后志愿者合力推动的赛事暂时落下帷幕,邢源鑫手指划过屏幕,点赞另一位志愿者的朋友圈:“相约北京,2022见!”
打造“志愿者之家” 提供温馨的办公领域
在所有志愿者工作领域中,“志愿者领域”(VOL),是为志愿者服务的志愿者。VOL实行两班倒的工作制。北京邮电大学大三学生朱欣韵,大部分时间上早班,早上5:30起床,7:10准时抵达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
然后,她需要去到各个岗位上记录志愿者们的工作,详细写出今天发现了哪些问题、做出了哪些改动,然后将信息收集整理,发布到《志愿者日报》中。
“我们尝试能够为志愿者提供什么。如果从一开始把工作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以后就是志愿者投入到冬奥工作的参考和借鉴。”朱欣韵认为,这就是她每天撰写《志愿者日报》的价值。
除了日常的记录工作,朱欣韵和其他5位VOL志愿者一起打造了“志愿者之家”,为志愿者们提供一个有温馨氛围的办公领域。
照片墙、心语墙、阅读园地、每日一签小展板,志愿者之家内的各个区域都是由包括朱欣韵在内的6人小队完成。阅读园地摆放着朱欣韵和同学编写的为北京冬奥志愿者准备的英语培训教材。教材根据不同场景的语言环境,详细写出了例句、重点词汇。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朱欣韵很高兴能够把专业知识派上用场。
“我们志愿者的工作是比较细小的,但是也能捕捉到很多问题。”朱欣韵说。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位于户外,范围很广,志愿者从休息的地方到上岗的地方路途较远,朱欣韵和同学、场馆内的老师一起,用脚步实地测量各个志愿点位到志愿者之家的步数、用时,以便冬奥赛时能更合理的排班。
朱欣韵报名了冬奥会志愿者,她期待自己能被选上。之前参加志愿活动时,朱欣韵说自己对于志愿者的定义“比较小”,是希望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温暖别人”,但是作为冬奥会的志愿者,能够亲身参与到一场盛大赛事的运行筹备中,她心中多了荣誉感和自豪感。
“之前一直在做场馆的幕后工作,后来参加了一次观众引导,当我面向鸟巢,背向水立方的时候,那种激动的感觉很难描述。”朱欣韵发现,自己和周围的建筑产生了一种联系。“当时我站在那里,视野中是两个宏伟的建筑,发现自己真的离北京很近,发现自己就是代表北京了。”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 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京ICP备10016671号-1